你喝酒脸红吗
发布栏目:药师与安全合理用药发布时间:2020-10-29
酒是人类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饮料。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酿制黄酒;到了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时至今日,酒的种类和口味更是纷繁多样,数不胜数。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亲朋好友相聚常常要喝点酒,推杯换盏间,有些人酒一下肚脸就红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喝酒上脸”。过去人们通常认为这是不胜酒力;而近年来,“脸红的人酒量大、代谢快”的说法占据了主导地位。
那么,所谓“喝酒上脸”的人真的是能喝酒吗?真的是代谢快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喝酒上脸”的本质。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要知道酒精在体内到底是如何进行代谢的。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进入体内后,绝大部分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然后依靠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ALDHs)转化成乙酸(就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最后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在整个过程中,乙醛脱氢酶最关键,它决定着人体对酒精的代谢速度和代谢能力。简单来说,乙醛脱氢酶活性高的人,酒精代谢能力强,酒量大;乙醛脱氢酶活性低的人,酒精代谢能力弱,酒量小。
“喝酒上脸”的人,肝脏内的乙醛脱氢酶偏少或者活性偏低,酒精代谢因此减慢、受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在体内大量蓄积,刺激毛细血管扩张,使得脸部或者身体皮肤表面的血液流通过多,进而导致皮肤发红。
不仅如此,还会使人出现心跳加快、恶心等醉酒症状。美国国家酗酒与酒精中毒研究所和日本久里滨酒精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的联合研究发现,对于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或酶活性低的人群来说,患食道癌的风险可能远远大于正常人群,而且风险程度随酒精摄入量的增多而增大。
所以,从科学的角度看,“喝酒上脸的人更能喝”的说法是错误的。最后,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今天的小科普更加清楚的认识“喝酒上脸”的本质,合理饮酒,健康生活!
作者:殷 硕
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带教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