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任
    哈医大四院临床药学教研室、药学部主任,药学硕士 、执业药师 ,国家药物(医疗器械)
    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省临床药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 兼任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药师协会理事
    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专家
    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临床安全用药专家
    中国临床药学教学基地建设评审专家
    黑龙江省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黑龙江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务委员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担任
    《中国药房》、《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中国药物与临床》、《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实用药物与临床》 《黑龙江医药》杂志编委
  • 业绩
    1.编写药学专著和本科教材共12部;
    2.获发明专利2项,转化1项;
    3.主持科研基金项目14项;
    4.获科技成果和医疗新技术奖共23项;
    5.发表 SCI以及核心期刊论文70多篇;
    6.2008年被中国药学会授予“优秀药师”称号,2009年荣获“中国医院药学创新奖”

吴玉波

教授

主任药师

儿童感冒用药的误区

发布栏目:药师与安全合理用药发布时间:2025-10-21


“孩子发烧就用退烧药,咳嗽就吃止咳药”,不少家长面对儿童感冒时,习惯用 “成人用药思维” 处理,却不知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用药不当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一、儿童感冒用药的四大误区,家长必看

儿童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具有自限性,但家长的错误用药方式,往往会加重身体负担,甚至引发风险:

误区 1:发烧就用退烧药,追求 “快速降温”

“孩子发烧到 38℃就赶紧吃药,不然会烧出脑炎”,这是家长最常见的焦虑。但实际上,发烧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正常反应,盲目退热可能掩盖病情。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曾接诊过 1 岁的明明,家长为快速降温,同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导致孩子出现肝损伤。

医生强调,儿童体温低于 38.5℃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超过 38.5℃再使用退烧药,且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 对乙酰氨基酚每公斤体重每次 10-15mg,布洛芬每公斤体重每次 5-10mg,避免按年龄估算导致剂量不足或过量。更重要的是,两种退烧药交替使用需间隔 4-6 小时,24 小时内使用不超过 4 次,不可同时服用。

误区 2:咳嗽就用止咳药,追求 “立刻不咳”

儿童呼吸道狭窄,痰液排出能力弱,盲目使用强效止咳药可能导致痰液堵塞气道,引发窒息风险。3 岁的朵朵因感冒咳嗽,家长给她服用成人止咳药(含可待因成分),服药后孩子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紫,经抢救才脱离危险。

2025 年国家药监局明确规定,2 岁以下儿童禁用含可待因、右美沙芬的止咳药;2-6 岁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实际上,多数儿童感冒咳嗽无需用药,可通过多喝温水、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稀释痰液,帮助排出。若咳嗽影响睡眠,可选择儿童专用的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药,而非单纯止咳。

误区 3:滥用复方感冒药,认为 “成分多效果好”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吃 “复方感冒药”,觉得能同时缓解发烧、咳嗽、鼻塞等多种症状,却忽视了成分重叠的风险。比如某复方感冒药含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若同时服用单独的退烧药,会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引发肝损伤;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可能导致儿童心率加快、血压升高,6 岁以下儿童需慎用。

医生建议,儿童感冒用药遵循 “单一成分优先” 原则:发烧用单一退烧药,鼻塞用生理盐水滴鼻剂,咳嗽用单一祛痰药,避免复方制剂带来的成分叠加风险。尤其要注意,成人感冒药不可给儿童服用,部分成分(如氯苯那敏)在成人身上安全,却可能导致儿童嗜睡、呼吸抑制。

误区 4:感冒用抗生素,认为 “能预防细菌感染”

“感冒久了会引发细菌感染,提前吃抗生素预防”,这种观念让很多家长陷入误区。实际上,90% 以上的儿童感冒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盲目使用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增加耐药性风险。广州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查显示,62% 的家长曾给感冒孩子服用抗生素,其中 45% 是自行购买。

只有当感冒合并细菌感染时(如出现黄脓痰持续 3 天以上、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且需按疗程服用,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避免产生耐药菌。

、不同年龄段儿童感冒用药的特殊注意事项

儿童用药需根据年龄调整,不同阶段的安全要点的有所不同:

0-6 个月婴儿:用药选择极有限,以护理为主

此阶段婴儿肝肾功能未发育成熟,仅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退热(需医生指导剂量),其他感冒药多不适用。鼻塞时用生理盐水滴鼻,咳嗽时多拍背(空心掌从下往上拍),帮助痰液排出。若母乳充足,可增加喂养次数,通过母乳补充水分和抗体,促进恢复。

6 个月 - 3 岁幼儿:避免复方药,选择单一成分

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按体重计算剂量;咳嗽有痰时用儿童专用祛痰药(如氨溴索口服溶液);鼻塞用生理盐水喷雾(更易操作)。需注意,此阶段幼儿可能对某些药物成分过敏,首次用药后观察 30 分钟,无异常再继续使用。

3-12 岁儿童:可谨慎使用复方药,但需核对成分

若症状较多(如发烧 + 咳嗽 + 鼻塞),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专用复方感冒药,但需仔细核对成分,避免含咖啡因、伪麻黄碱等刺激性成分的药物。同时,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3-5 天症状无缓解就需就医,避免长期用药导致副作用。

儿童感冒虽常见,但用药安全不容小觑。家长需放下 “急于求成” 的心态,遵循 “能不用药就不用,能少用药就少用” 的原则,结合科学护理,才能让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度过感冒周期。记住,儿童不是 “缩小版成人”,用药需格外谨慎

 

 

药师与安全合理用药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临床药师团队提供
指导专家
吴玉波 教授 主任药师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