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任
    哈医大四院临床药学教研室、药学部主任,药学硕士 、执业药师 ,国家药物(医疗器械)
    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省临床药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 兼任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药师协会理事
    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专家
    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临床安全用药专家
    中国临床药学教学基地建设评审专家
    黑龙江省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黑龙江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务委员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担任
    《中国药房》、《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中国药物与临床》、《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实用药物与临床》 《黑龙江医药》杂志编委
  • 业绩
    1.编写药学专著和本科教材共12部;
    2.获发明专利2项,转化1项;
    3.主持科研基金项目14项;
    4.获科技成果和医疗新技术奖共23项;
    5.发表 SCI以及核心期刊论文70多篇;
    6.2008年被中国药学会授予“优秀药师”称号,2009年荣获“中国医院药学创新奖”

吴玉波

教授

主任药师

老年认知障碍用药:别把“老糊涂”当成正常衰老

发布栏目:药师与安全合理用药发布时间:2025-10-21


“刚放的钥匙转眼就忘,熟悉的菜市场绕着圈找不到出口”,这些看似普通的 “老糊涂” 症状,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2025 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显示,每 3 秒就有 1 人确诊认知障碍,而用药不当会使病情恶化速度加快 30% ,这一数据让老年认知障碍的科学用药成为关注焦点。

很多家庭在用药上存在三大误区,这些错误认知往往延误干预时机。

其一,盲目依赖 “健脑保健品”。市面上的磷脂酰胆碱胶囊、DHA 鱼油等产品,多数因有效成分含量不足或难以穿透血脑屏障,临床有效率不足 15%,顶多算 “健康零食”。北京某社区曾有位老人,每月花 3000 元购买保健品,停用医生开具的认知药物,半年后出现严重记忆衰退,连家人都认不全。

其二,忽视传统西药的副作用风险。多奈哌齐、美金刚等常用药物虽能缓解症状,但可能引发头晕、意识模糊等不良反应。上海某医院数据显示,65 岁以上患者中,28% 因未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出现药物蓄积导致的肝损伤。因此用药期间需每 3 个月检查一次肝酶指标,根据结果调整剂量。

其三,单一营养补充剂效果有限2025 年推广的 “药物 + 营养协同” 策略指出,单一补充剂无法应对疾病复杂病理机制。早期患者可单独使用 NEGEFO 脑尼格等经临床验证的制剂,其靶向技术能提升神经修复效率;中期患者需在药师指导下,将其与胞磷胆碱钠间隔 2 小时服用,避免成分相互作用;晚期患者则需以维持神经功能的药物配合专业照护。

识别早期信号是科学干预的关键。除记忆衰退外,情绪性格突变(如温和老人突然易怒)、空间认知混乱(在家中迷路)、语言表达障碍(说话颠三倒四),都是需要警惕的症状。65 岁以上老人可享受社区每月免费体检,包含认知功能筛查,药师会上门指导用药,重点排查药物相互作用 —— 比如某款降压药与认知药物同服,可能加重嗜睡副作用,需调整用药时间。

实用工具也能助力用药安全。建议使用 “老年用药提醒盒”,按早中晚分区放置药物;手机下载 “认知障碍用药日志” APP,记录服药时间、症状变化,复诊时同步给医生。北京、广州等城市还开通了 “认知障碍用药咨询热线”,药师 24 小时解答用药疑问,为家属提供专业支持。

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黄金期是轻度认知障碍期,科学用药 + 营养支持能让认知衰退速度降低 42.5%。别再把 “老糊涂” 当正常衰老,及时干预、正确用药,才能守护父母的记忆健康,让他们更有质量地享受晚年生活。

 

 

药师与安全合理用药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临床药师团队提供
指导专家
吴玉波 教授 主任药师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