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暑,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来解暑?
发布栏目:药师与安全合理用药发布时间:2025-06-30
夏季高温天气,中暑是常见的突发状况。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心慌、乏力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当出现中暑症状时,及时、正确地使用解暑药物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暑药物及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藿香正气类药物
(一)适用症状 藿香正气类药物(包括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胶囊等)主要用于缓解因“阴暑”引起的症状。阴暑通常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人体过度贪凉(如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喝冷饮、洗冷水澡等)导致的,表现为头痛、胸闷、腹胀、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二)使用方法 藿香正气水:口服,一次5 - 10毫升,一日2次。由于其含有酒精,服用后不得驾驶车辆或从事高空作业等。 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酒精,适合对酒精过敏的人群,用法与藿香正气水类似。 藿香正气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
(三)注意事项 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服用后不得与头孢菌素类、甲硝唑等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双硫仑反应。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服药期间应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二、十滴水
(一)适用症状
十滴水主要用于缓解中暑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它适合在中暑早期使用,能够帮助缓解因高温暴晒或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导致的不适。
(二)使用方法 口服,每次2 - 5毫升(约10 - 20滴),用温开水送服。儿童用量应酌减。
(三)注意事项 十滴水含有酒精,服用后不得驾驶车辆或从事高空作业。 孕妇和3岁以下儿童禁用。 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三、清凉油、风油精
(一)适用症状 清凉油和风油精主要用于缓解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晕车、蚊虫叮咬等症状。它们通过清凉的气味和成分,起到提神醒脑、止痛止痒的作用。
(二)使用方法 外用,涂抹于印堂穴、太阳穴、人中穴等部位。如蚊虫叮咬,可直接涂抹于患处。
(三)注意事项 使用时应避免接触眼睛、口鼻及黏膜部位。 皮肤有烫伤、损伤、溃疡或外搽后皮肤出现皮疹和瘙痒者应停用。 孕妇和3岁以下儿童禁用风油精。
使用药物的通用注意事项 及时脱离高温环境:中暑后,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中暑患者应适量补充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以维持水盐平衡。 避免过量使用:解暑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轻度中暑症状,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晕厥等严重情况,应及时就医。 注意药物禁忌:部分药物含有酒精或特殊成分,使用时需注意禁忌人群,如孕妇、儿童、慢性疾病患者等。
夏季中暑是常见问题,但通过正确选择和使用解暑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藿香正气类药物适合阴暑患者,十滴水适用于中暑早期,仁丹适合轻度中暑,清凉油和风油精可用于外用缓解头痛头晕,金银花露、清暑益气丸和六一散则分别针对不同症状。在使用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的禁忌和适用人群,并在症状严重时及时就医。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清凉、健康的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