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任
    哈医大四院临床药学教研室、药学部主任,药学硕士 、执业药师 ,国家药物(医疗器械)
    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省临床药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 兼任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药师协会理事
    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专家
    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临床安全用药专家
    中国临床药学教学基地建设评审专家
    黑龙江省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黑龙江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务委员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担任
    《中国药房》、《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中国药物与临床》、《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实用药物与临床》 《黑龙江医药》杂志编委
  • 业绩
    1.编写药学专著和本科教材共12部;
    2.获发明专利2项,转化1项;
    3.主持科研基金项目14项;
    4.获科技成果和医疗新技术奖共23项;
    5.发表 SCI以及核心期刊论文70多篇;
    6.2008年被中国药学会授予“优秀药师”称号,2009年荣获“中国医院药学创新奖”

吴玉波

教授

主任药师

雨水时节:慢性病患者的中医养生智慧

发布栏目:药师与安全合理用药发布时间:2025-02-21


雨水时节,湿气渐重,气温变化无常,慢性病患者的身体机能更容易受到影响。从中医养生理论来看,此时的养生保健需要综合调理,注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同时结合药物、饮食、情志和运动等多方面的调养,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加重。

1.饮食调养:药食同源,调和气血 中医强调“药补不如食补”,慢性病患者在雨水时节应注重饮食调理。例如,高血压患者可多吃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如菠菜、芹菜、山楂等,这些食物有助于调节血压。糖尿病患者则需坚持低糖饮食,可适当食用苦瓜、黄芪等食材,这些食物不仅能辅助调节血糖,还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此外,雨水时节湿气重,可适当食用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茯苓等,煮粥食用,既能健脾利湿,又能增强体质。

2.药物使用: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慢性病患者在雨水时节使用药物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例如,高血压患者可使用具有清热降压作用的中药,如黄连、栀子等,煎汤服用。糖尿病患者则可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黄芪、肉桂等草药,这些药物能支持胰腺功能,调节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应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时间。例如,补益药宜饭前服用,安神剂、润肠剂宜睡前服用。

3.情志调护:舒畅情志,平衡阴阳 慢性病患者常因长期患病而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这会影响脏腑功能,加重病情。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密切相关,因此雨水时节更要注重情志调护。可以通过听音乐、练习书法、绘画等方式舒缓情绪。 此外,中医的“情志相胜法”也值得借鉴。例如,患者因焦虑而失眠,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来缓解。

4. 运动锻炼:疏通经络,增强体质 雨水时节,湿气重,人体气血运行容易受阻。慢性病患者可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不仅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还能增强体质。例如,高血压患者可通过练习太极拳,调节气血,平衡血压。

5. 起居调摄:顺应自然,规律作息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大,慢性病患者应特别注意起居调摄。保持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以顺应自然的节律。此外,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尤其是关节、腰部等部位,可适当使用艾灸等中医外治法来温阳祛寒。

 雨水时节,慢性病患者通过饮食调养、药物使用、情志调护、运动锻炼和起居调摄等多方面的综合调理,可以有效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加重。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养生强调因人而异,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药师与安全合理用药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临床药师团队提供
指导专家
吴玉波 教授 主任药师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