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任
    哈医大四院临床药学教研室、药学部主任,药学硕士 、执业药师 ,国家药物(医疗器械)
    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省临床药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 兼任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药师协会理事
    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专家
    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临床安全用药专家
    中国临床药学教学基地建设评审专家
    黑龙江省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黑龙江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务委员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担任
    《中国药房》、《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中国药物与临床》、《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实用药物与临床》 《黑龙江医药》杂志编委
  • 业绩
    1.编写药学专著和本科教材共12部;
    2.获发明专利2项,转化1项;
    3.主持科研基金项目14项;
    4.获科技成果和医疗新技术奖共23项;
    5.发表 SCI以及核心期刊论文70多篇;
    6.2008年被中国药学会授予“优秀药师”称号,2009年荣获“中国医院药学创新奖”

吴玉波

教授

主任药师

认识罕见病,了解药物与政策支持

发布栏目:药师与安全合理用药发布时间:2025-02-21


国际罕见病日(2月28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罕见病的认识,并推动对罕见病患者的关注和支持。罕见病的药物治疗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以下是关于罕见病药物治疗的科普知识:

一、罕见病的定义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或患病率极低的一组疾病。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罕见病的定义有所不同:

中国:目前以目录形式确定罕见病病种。2018年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包含121种罕见病,2023年发布的《第二批罕见病目录》新增86种罕见病,累计207种罕见病被纳入目录。

美国:定义为每年患病人数少于20万人的疾病。

欧盟:定义为发病率低于1/2000的疾病。

日本:定义为患病人数低于5万人或患病率低于1/2500的疾病。

二、罕见病的药物 罕见病药物(孤儿药)是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罕见病的药品。由于罕见病种类繁多且发病率低,药物研发难度大,但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可及性有所改善

已获批的罕见病药物:截至2024年,中国已有超过80种罕见病治疗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2024年,中国新增了13种罕见病药物进入医保目录。

2024年,全球近40种罕见病药物在国内获批上市。

研发进展: 中国在研的罕见病药物数量逐年增加,但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 2024年,中国通过加快审评审批、附条件上市等政策,推动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上市。

三、国家对罕见病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罕见病防治、药物研发、医保保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医保政策:

医保目录调整: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新增91种药品,其中13种为罕见病药物。

地方保障:

多地探索建立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如北京设立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浙江通过大病保险基金建立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

惠民保:多地将罕见病药物纳入惠民保报销目录。

药物研发与审评审批: 加快审批:2020年起,中国实施优先审评审批、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等政策,缩短罕见病药物上市时间。 鼓励仿制:卫健委发布多批《鼓励仿制药目录》,支持罕见病药物的仿制。 市场独占期:对获批上市的罕见病药物给予最长7年的市场独占期。 诊疗服务: 罕见病目录:通过发布罕见病目录,规范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医疗保障条例:如《上海市医疗保障条例》鼓励医疗机构提供罕见病诊疗服务。

四、罕见病的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成为罕见病治疗的重要方向,部分遗传性罕见病已取得突破。 酶替代疗法:如庞贝病等罕见病的酶替代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医保支持: 2025年起,新版医保目录落地实施,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进一步提升。 商业保险和惠民保也在探索为罕见病患者提供补充保障。

总结 罕见病虽然单病种发病率低,但由于种类繁多,对患者和社会的影响巨大。近年来,国家通过医保政策、药物研发支持和诊疗服务规范等多方面努力,显著改善了罕见病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和医疗保障水平。未来,随着更多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政策的完善,罕见病患者将获得更好的治疗支持

药师与安全合理用药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临床药师团队提供
指导专家
吴玉波 教授 主任药师
简介